教育革命还是市场泡沫?
科技旋涡作者|贾桂鹏
春节将至,“AI学习机到底好不好用”这个话题,备受众多家长关注。风口之下,小袁、学而思、步步高、小度和科大讯飞等不同领域企业纷纷入局,相继推出结合大模型技术的学习机新品,颇有2023年大模型领域千模大战的样子。
相关部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AI学习机网上零售额增长达136.6%。由此可见,家长们对于AI学习机的需求趋于强烈。与此同时,据iiMedia Research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智能学习机市场趋势研究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1125亿元。
如果说学期里,是孩子们的功课时间。那么假期,就是家长们的刺激战场了,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数千元起步的AI学习机是真能帮助学生还是“智商税”呢?AI赋能教育又是不是未来趋势呢?
众多厂商布局AI学习机领域
线下培训太贵又太远、辅导作业费时也费力……市场上,越来越多厂商推出AI学习机,表示可以“解放家长”。
而且,在“新课标实施以后,很多人会发现,学考分离很严重,很多考试要考的题,课上老师都不讲,那就需要在校外学。”一名网络主播指了指手中的AI学习机,“这个就刚好能满足需要,像英语的音标、语法,语文的作文、古诗文,还有数学的奥数思维,点开就能学,学完可以做题,做完自动批改。”
与此同时,AI学习机不仅为家长们提供了另一种教学的解决方案,更为教育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发现,目前布局在AI学习机的主要有三类厂商:
首先是传统学习机厂商,如步步高、读书郎、好记星等,这些厂商在学习机市场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但需要在AI技术上进行更多的投入和创新;
其次是科技互联网公司,如百度、科大讯飞、华为、小米等,这些公司在AI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能够快速将AI技术应用于学习机产品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但是需要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
最后是教育科技公司,如松鼠Ai智能老师、学而思、猿辅导、作业帮等,这些公司在教育资源和教学内容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但是在产品的研发方面经验不足。
此外,对于受到“双减”政策影响的教培行业而言,AI学习机更是转型的关键。新东方、好未来等知名教培机构都在寻找新的出路,而智能硬件的尝试已逐渐成为他们的转型方向,也为教培机构的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科技+教育派的推动下,学习机市场被激活,行业恢复增长。洛图科技(RUNTO)发布了《中国学习平板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学习平板市场的全渠道销量接近600万台,达到592.3万台,同比增长25.5%。销售额为190.6亿元,同比增长37.6%。
那么,谁才能“杀出重围”,引领市场风向?关于这个问题,行业内杂音不绝,各个厂商也打着自己的算盘。
欧睿数据显示,2021-2023年,科大讯飞获得“全国高端学习机销售额第一”。不过,学习机市场的核心价位段在3500元-5000元上下,超高端市场空间极小。科大讯飞主力产品T30,售价1万元左右,确实也没什么竞争对手。
根据IDC报告,2023年,小度蝉联“中国学习平板市场份额第一”。在2024年的激烈市场变化中,小度已然掉队。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4年Q3,小度学习机销量、销售额分别下降47.3%和60.7%,季度排名为行业第5。
另外,12月中旬,小猿学练机对外披露,16个月销量100万台,“单品销量行业第一”;同时,作业帮也宣称,其学习机销量增长超过300%,季度出货量排名第一。
至于其他的产品,比如京东方小课屏C2灵动版,在“京东渠道2000元以下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只能充分说明,只要定语加得足够多,任何产品可以成为任何自定义细分市场的第一。
2024年,学习机市场已跨上新起点,教培系主导、科技派辅助、传统教育硬件厂商陪跑的行业格局固定下来,市场集中度将继续提高,可以预见,在2025年,头部厂商将继续借助内容和技术优势,推出更多优秀产品。
看到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无不感叹AI学习机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感受到这一片领域竞争的激烈,最终谁能留下来?值得我们去等待。
科技旋涡认为,这些教育智能硬件有效填补了校外辅导机构减少所释放的市场空白,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处在竞争初期的AI学习机市场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
AI学习机!智商税?
随着AI学习机市场的日益火爆,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首当其冲的就是价格问题,目前AI学习机的价格普遍偏高。例如,网易有道的AI学习机X20首发价高达5999元起;学而思xPad2 Pro系列起售价为6599元;科大讯飞LUMIE10 pro高配版售价更是达到9899元。这引发了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质疑。
但是,价格还不是AI学习机的最大问题,有关调查发现,AI学习机在带来新体验的同时,其配置、性能、作用等也面临各方质疑。AI学习机,或许并非都能成为“鸡娃神器”。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家长反映,花费数千块钱买的AI学习机,结果作业批改一塌糊涂。以一个按规律填数的题目为例,答案明明没写错,字迹也很清晰,却被圈出来判成错题。“说是可以把学校做的卷子拍一下自动收录错题,可拍完识别得乱七八糟,还不如在手机上下载一个专门拍错题的App好用。”
业内人士也认为,与线上大模型相比,嵌入AI大模型的学习机除了屏蔽娱乐功能外,并未展现出更显著的优势。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产品的升级主要集中在机型尺寸、分辨率、处理器、摄像头像素以及续航等硬件配置上,而对于新学科内容的补充等软配置的提升则相对较少。
而且,AI学习机虽然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内容,但其个性化程度仍有待提高。部分学习机仅仅是对多个应用程序的简单集合,缺乏真正的智能分析和个性化教学。这种情况下,AI学习机难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无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针对它是不是智商税,科技旋涡认为,AI学习机只是辅助学习的工具,教育本身具有的众多功能不是AI所能替代的,个体成长与发展也不可能完全通过AI实现。对于AI学习机,家长应保持理性和审慎态度,不必盲目跟风或过度依赖。
AI赋能教育已成趋势
其实,科技旋涡与多位家长交谈时发现,很多家长当前的家庭教育,更多局限于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引导子女完成每日学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
但在学校里面,大多数情况是一个老师面对的很多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更精准化、个性化学习内容和方案的难度更大,这就导致目前大多数的学校教育与在其引导之下的家庭教育都呈现出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均衡发展的“大锅饭”现象发生。
更严峻的问题是,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甚至包括一些一线城市家长在内,就算要完成上述辅助学校让学生吃好“大锅饭”的家庭教育工作,已经十分劳心费力,甚至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不要提能够真正以孩子自身全面发展和特色培养为核心,实现千人千面、千人千才的个性化家庭教育。
面对以上的场景,AI学习机就有了用武之地,比如,在机器内通常配置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涵盖了从幼儿启蒙到高中阶段的全学科内容。例如,小度高思学习机搭载了百度文心一言4.0大模型,能够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建议。这种丰富的资源库,使得家长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合适的教育资源。
另外,对于很多家长来讲,辅导孩子学习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AI学习机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新可能,就是AI来辅助孩子,例如,科大讯飞AI学习机能够通过AI技术为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功能对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学习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
其实,随着AI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它对于教育的赋能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AI技术还可以作为教师的助手,帮助教师完成课件制作、教学设计等任务,从而释放教师的生产力。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心理关怀,实现从“授业解惑”向“育人”的转变。
而且,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目前,针对教师的人工智能相关培训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师在掌握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加强教师的AI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是推动AI在教育领域深入发展的关键。
写在最后
当下,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提供独特的价值,成为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用户对教育硬件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也是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至于智商税这个问题,不能单纯地用价格来衡量教育问题,科技旋涡认为,对于购买学习机的家庭,要对设备有全面的认知和学习,然后有效地引导和监督孩子正确使用设备,在AI的结论上进行更多创造性的思考。如果能透过一台机器,针对性地学习到更多新知、打开更多认识世界的“窗口”,何乐而不为。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学习机的火爆,实际上反映出家长对学科培训还有现实需求,但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能过度关注知识教育,而忽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AI生成